首页 >> 宁波展望
宁波展望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2009-01-08
 

    前  言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在我市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余慈地区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着区域重新定位、统筹协调发展等诸多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统筹规划余慈地区发展、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战略决策。这既是我市促进余慈地区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现代化大都市的客观需要,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规划主要任务:分析余慈地区发展背景条件,提出区域统筹发展思路、定位与空间布局,确立重要产业和区块发展重点,优化区域各类要素资源一体化配置,明确强化区域融合发展对策措施。
    规划主要依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等,并与《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余姚市国民经济个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协调。
规划控制范围:包括余姚、慈溪两市全部行政区范围,共41个乡、镇及街道,土地总面积约26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70万。
    规划期限: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
    本《纲要》是余慈地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本区域行业、部门、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等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背景与重大意义


    第一节  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凸显
    余慈地区地处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上海—杭州—宁波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区域内部交通发达,各乡镇之间及与余慈城区均有便捷的道路连接;对外交通条件较好,329国道、杭甬高速公路、萧甬铁路贯穿本区域;在半小时交通圈内有宁波港和栎社机场,一小时交通圈内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余慈地区的区位交通条件即将发生突变,将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大桥将打通宁波与杭州湾北部地区及上海的交通联系,使本区域成为宁波对接上海的北部门户和“黄金节点”。随着大桥连接线、杭甬高速专线、沿海高速公路等区际、区内交通要道的建设,余慈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和对外辐射能力将大为增强,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将大大提升。
    2、经济实力较强
    余姚、慈溪两市社会经济实力较强,均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4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均位列2005年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前20名。2005年两市户籍人口超过200万人,约占宁波市域户籍总人口的36%;地区生产总值合计667亿元,约占全市的27.3%。优势产业初步形成,机械电器、塑料电子、轻纺化纤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慈溪杭州湾产业区、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慈东工业区等产业集聚区和329国道沿线乡镇工业功能区为重点的产业空间格局。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区域开发密度较低,海涂资源动态增长,滩涂围垦造地潜力大,发展空间较大。
    3、地缘联系紧密
    余慈地区主要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没有天然的地理阻隔,道路交通发达,具有独特的围垦文化。余姚、慈溪历史上同属一县,两地地域相连、产业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两地联系非常强。“九五”、“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余慈地区内部联系日益增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两市着重在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要素平衡、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合作和衔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今后统筹余慈地区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4、城镇发育良好
    区域内41个乡镇(街道)依托329国道和杭甬高速密集分布,城镇轴向发展显著,初步形成城镇连绵的“百里经济长廊”。从城镇体系规模等级来看,周巷、泗门等已成为区域中心镇,由低塘、泗门、周巷等两市交界处乡镇组成的区域,城镇发展基础较好,人口和产业经济集中度较高,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而以慈溪杭州湾新区、浙江余姚工业园区为主的区块,近几年投入较大,基础设施逐步配套,也已具备进一步开发建设的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已提出建设大都市区的战略构想,并提出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把余慈地区建设成为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这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余慈地区统筹开发的方向。

    第二节  制约因素

    1、区域协调亟需加强
    余慈地区分属两市的行政区划格局,对区域整体发展形成明显制约,主要体现为:一是两市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确立各自的城镇空间发展导向,慈溪主要向东部和北部发展,而余姚则主要向北部和南部发展。这样的发展导向,从跨区域的角度来看存在背离倾向,不利于形成集聚形态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二是区域内部南北差距较大,北部主要是以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为主的开发区域,而南部尤其是余姚南部的生态功能负担较大,山区欠发达乡镇和平原镇的差距较大,区域发展较不平衡;三是区域内329国道沿线城镇较为密集,各乡镇以自身利益为导向追求“小而全”的发展模式,相互之间在产业布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协调,城镇建设较为混乱。尤其是在329国道中部交界地区,有一段交界线与国道基本重合,使两市市域边界在此形成“犬牙交错”状态,而该处又是余慈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行政区划的人为分割与自然形成的城镇连绵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布局上较难协调。
    2、要素支撑有待强化
    整个宁波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本区域北部基本由滩涂围垦而来,地势更为平坦,缺少兴修大型水利设施的条件;虽处于流域下游,但有效蓄水能力较差;河网虽较密集,但河网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区域内水资源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相当紧张。水的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对本区域尤其是慈溪未来的开发建设形成极大的制约。此外,土地资源在区域内的分布不均衡,客观上造成建设用地供需缺口大、建设用地指标少、占补平衡压力大和重点发展区规划空间不足等问题,对两地尤其是余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制约。
    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余慈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镇扩容较快,但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环境保护的能力较为薄弱。到目前为止,余慈地区污水处理配套工程建设较为滞后,集污管网建设则更为滞后,污水处理能力较差。本区域毗邻杭州湾,处于河流下游,加上印染、电镀、熔炼等行业性污染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导致平原河道和近岸海域水污染严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4、对外开放整体不足
    余慈地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以民营经济为主,依靠自我积累,客观上造成对外开放不足,尚未形成借助外力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机制。受原先杭州湾分隔带来的区位条件的限制,外来投资较少,经济国际化水平较低。工业园区主要满足本地企业的发展需要,对外招商引资平台功能较弱,同苏南等地相比明显滞后,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第三节  重大意义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加速进步的趋势,充分发挥两地民营经济发达、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加速余慈地区的融合提升,提高区域内外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增强余慈地区在全市乃至全省和长三角的战略地位,是带动全市新一轮快速发展,推进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的战略决策。
    2、是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和“六大联动”战略的具体体现
    顺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历史趋势,抓住港口一体化和接轨大上海的机遇,充分发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本区域的区位优势和“港桥海”资源优势,主动接轨大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大桥经济、海洋经济,是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战略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各种功能平台,实现借力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大桥经济圈”。
    3、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坚持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推进两市布局导向联动调整,产业经济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生态环境联动治理,城市功能联动提升,有利于打破两地之间的行政分割限制,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区域关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构筑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
    立足于两地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构建统一的产业升级发展平台,推进沿湾产业带建设,培育国际性产业集群,有利于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北部城镇,建设要素集聚明显、基础设施良好、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组团,是加快构筑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余慈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实施“八八战略”和“六大联动”,立足于余慈两市间资源的系统整合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大力促进发展模式转换、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整合提升各功能区块,构建统一的产业升级发展、都市区建设、基础设施网络、社会事业服务和生态屏障建设平台,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城市服务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成为宁波市都市区北部中心。

    第二节  战略定位

    余慈地区的战略定位是: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浙东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浙江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我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示范区。
    1、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宁波都市圈的战略部署,以余姚、慈溪现有城镇为依托,以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浙江余姚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为支撑,以跨区域联动项目为载体,整合提升产业园区,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把余慈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良好、发展特色鲜明、适宜人居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
    2、浙东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加强四明山区、杭州湾湿地区、姚江水系、慈溪中部丘陵区及平原生态农业区的保护,加强与周边区域生态的共保互促,发掘发扬河姆渡文化、青瓷文化、余姚文献名邦文化、慈溪杭州湾围垦文化、四明山红色文化,建设姚江(余姚城区—河姆渡)文明旅游带、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区、四明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等特色旅游精品,逐步成为浙东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3、浙江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和较灵活的体制优势,以大型现代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发展导向,加强统筹规划和环境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强化竞争优势,把余慈地区建设成为全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点区块。
    4、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
    充分发挥“港桥联动”效应,结合宁波北部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专业市场、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业培育发展,加快杭州湾、中国塑料城等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培育,带动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建成以余慈地区为主,辐射杭州湾两岸县市的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
    5、我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示范区
    加强区域统筹、南北统筹、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北部城镇产业密集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及合理配置区域内的各类资源;积极培育专业村、特色镇,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区对接,积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结构由城乡结构逐步向城乡一体化转型,促进现代文明城乡居民共享,力争把余慈地区建设成为我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第三节  发展原则

    根据上述战略定位,余慈地区发展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集群培育的内在要求,探索建立现行区划下不同行政主体的协调发展与园区整合机制,推进跨行政区域产业集群、支撑体系、发展环境的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形成余慈地区整体竞争优势。
    2、立足全局,统筹发展
    按照全市“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空间发展要求,统筹协调余慈地区和宁波中心城区发展,合理安排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屏障等的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3、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余慈地区要根据国际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客观趋势,以工业带动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农业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来支撑和引导现代工业、都市农业发展,形成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优势综合集成、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型产业格局。
    4、注重环保,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余慈区域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市为引导,县(市)为主体
    合理明确宁波市与余慈两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权责关系,市里主要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各方关系;余慈两市要切实承担起区域发展的主体作用。

    第四节  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2010年)
    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区域与城乡融合发展显著、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在集约用地、注重环保前提下,到2010年,余慈地区建设用地开发面积约24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生产总值达4.9亿元以上,区域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力争突破2200亿元大关,重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柱作用进一步突出。
    都市区北部中心功能显著增强。北部中心城市“一心两区”框架基本形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集聚人口达90万左右,其中慈溪城区常住人口达40万左右;余姚城区常住人口达35万左右;姚北—周巷区块常住人口达15~18万左右。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居住、商贸、创新、服务等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取得成效。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为龙头,建成外接内联、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功能初步发挥。建成安全可靠的城乡给水和能源供应设施网,初步建成保障有力、布局合理的环保设施网,一批区域性公用文化、体育、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得到统筹规划、共建共享。
    生态、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快速发展。杭州湾湿地公园、河姆渡文化旅游区、四明山生态与红色经典旅游区、达蓬山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建设力度加大,配套设施更趋完善,区域内外旅游线路不断优化,旅游业成为余慈南部区域重要经济增长点,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旅游业收入70亿元。依托产业集聚区、城镇和大桥,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
    城乡统筹取得实质进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农村新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有机延伸,农村居住、交通、教育、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统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区域生态环境良好。余慈地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城市绿心、主要水系及四明山区、杭州湾沿岸滩涂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跨区域的生态绿地体系形成,中心城市、生态及农业、临港产业、四明山区、沿湾湿地等各区块生态功能达到各自要求,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规划发展期的相关目标要求,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生态环境。
    2、远期目标(2020年)
    努力使余慈地区布局合理、城市功能健全、产业集群显著、园区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创新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美,成为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重要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适宜人居区,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基地,成为宁波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都市区北部中心。“一心两区”的北部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集聚人口约140万,其中慈溪城区约55万人,余姚城区约50万人,姚北—周巷区块约35万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大幅度增强,与宁波主城区、上海、杭州、绍兴、嘉兴等城市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独特地位、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
    产业高地。慈溪出口加工区、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成为省环杭州湾产业带核心区块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在此基础上余姚滨海产业园区、慈溪杭州湾新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建成高效的产业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共享体制,形成与中心城市协调互促发展机制,创业发展环境居全国一流。到2020年,余慈地区建设用地开发面积达到425平方公里,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
    生态胜地。形成以山地林区、海洋、滩涂湿地、河道网络、生态湖泊、生态敞开区、生态隔离带等生态单元组成的安全可靠的生态网络屏障,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规划深化期的相关目标要求,成为生态景观环境优美、生态物种多元化体系完整的生态区,长三角重要的适宜人居的生态休闲观光度假胜地。
    旅游基地。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载体,形成以姚江文化带、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区、四明山山地度假旅游区为主体的“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基地。


   第三章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规划余慈地区将以“南北两类发展区”分类建设为基础,壮大“四条城镇发展轴线”,总体形成“一心、两区、三园、八镇” 的空间布局结构,打造组团型、网络化发展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

    第一节  空间布局原则

    1、尊重并延续区域自然、人文特性

    保留现状平原水网的基本格局,尽可能避免对河道的侵占,积极开辟沿主要河流两岸的绿化空间。重视区域内发展良好的农业耕地资源,发挥其功能的多样性。尊重区域内一脉相承的历史文脉,延续和挖掘区域文化底蕴。
    2、科学合理配置区域空间
    采用集约化与分散化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因地制宜的布局区域空间。城市(镇)空间以集约化建设为主,区域基质空间以分散化为主。通过城市(镇)功能的高度集约,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单位面积产出最大化和环境负荷最小化。数量众多的农村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进行整合,既满足基层配套经济性需求,又满足农业耕作实际要求。
    3、有利于打造都市区北部中心
    紧紧围绕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战略定位,从余慈地区整体角度出发,加快区域内中心城市建设和功能培育,统筹整合各类区域空间资源。对于慈溪、余姚两市交界地带,按区域总体功能布置的需要,引导和协调两地的空间发展,以体现区域整体效应。重要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应实现共建共享。整合各类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按区域整体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或转移。
    4、坚持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和《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划定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制定相应的开发管制政策;沿海滩涂保留适度的湿地空间,并严格加以保护;严格控制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廊道以及功能组团间的大型绿楔,采取积极的建设性保护;适度分散以工业或城市功能开发为主的区域,辅以外部生态开敞空间的隔离,留足生态涵养的空间。
   
    第二节  区域开发规模

    1、人口规模
    余慈地区共41个乡、镇及街道,2005年末总户籍人口约200万人;常住人口约为270万,其中城镇人口约135万,城镇化水平50%左右。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预期余慈地区总人口(常住人口)届时将分别约为300万和345万;城镇人口规模将分别约为195万和260万;城镇化水平分别为65%、75%。
    2、土地开发规模
    余慈地区的土地开发容量是特指用于城镇建设和产业开发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即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由于区域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全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均可转化为城市(镇)建设用地,而是应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追求城镇实体空间与区域基质空间的和谐共存。因此,规划通过对土地利用效率指标的控制,来确定在规划近远期的土地容量。
    目前余慈地区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出率约为每平方公里3.9亿元;规划近、远期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目标产出率分别为每平方公里4.9亿元和6.6亿元;近、远期余慈地区的土地开发规模分别约为245km2和425km2。

    第三节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1、统筹南北两类发展区的协调发展
    以杭甬高速公路为界,余慈地区北部多为平原地区,属于宁波都市区范围,是余慈地区主要城市(镇)、产业及人口集中地,规划列为沿杭州湾都市化城镇及产业发展区,重点以“大桥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加快优势产业的集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培育和拓展中心城市及重要的功能区块,打造未来宁波都市区的北部中心。以杭甬高速公路南部多为山区,属于宁波市域生态发展区范围,规划列为“四明山生态农业及旅游发展区”,积极发挥本地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四明山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壮大生态农业,积极培育以“点—轴”模式发展的核心城镇,结合城镇开发建设,推进商贸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发展。
    2、培育和壮大四条城镇发展主轴线
    通过加快沿329国道、329国道复线(中横线)、甬余夫公路以及梁周公路-213省道的四条城镇发展主轴的建设,有机整合余慈地区内各类资源,加强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区块和重点镇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南北两类发展区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挥发区域整体效益,推进区域空间新格局的形成。其中,329国道、329国道复线(中横线)和甬余夫公路均为东西向贯通北部的轴线;梁周公路-213省道则是连接南北两类发展区的重要轴线。
    3、构建“一心两区三园七镇”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围绕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尽快实现区域内资源的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快形成“一心两区三园八镇”(1237)的区域空间总体结构。其中,“一心”指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两区”指余姚城区—姚北和慈溪城区—周巷两大城市区域;“三园”指三个以产业集聚为主的重点功能区块;“七镇”指七个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镇或城镇组群。
   
    第四节  构筑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

    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内涵,广义上泛指整个余慈地区,在宁波市域范围内,起到北部中心的作用;狭义上是特指承担北部中心主要功能,人口集聚度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因此,构筑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过程,也是建设整个余慈地区核心城市的过程。北部中心城市由分属于余姚市的余姚城区、姚北新区,和慈溪市的慈溪城区、周巷镇区,两大城市区域组成,城市区域间相对独立;通过积极引导其相向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快速交通网络,构筑即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风扇型”的组合城市。
    1、建设范围
    北部中心城市的建设范围大致为南起杭甬高速、东至慈溪城区东环线、北抵329国道复线(中横线),西临杭甬高速至沿海北线高速余姚连接线,总土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包含城市建设用地及生态涵养用地等。
    2、职能定位
    北部中心城市总体定位为整个余慈地区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科技中心,重点发展物流、商贸、会展、旅游、咨询服务、金融信息以及生活居住等功能。
    3、开发规模
    近期总人口规模约9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95km2;远期总人口规模约14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150km2。
    4、建设要点
    北部中心的开发建设是个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从开发时序上,近期在做好慈溪城区和余姚城区自身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快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引导各城市组团间的相向发展;第二,推进姚北—周巷区块的整合提升;第三,完善区间快速道路系统建设;第四,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第五,加强中心城市各类相关规划研究。
    引导各城市组团间的相向发展:中心城市的打造,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体,各功能组团既要有所分工,又要一体发展。针对中心城市范围内各城市组团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尽可能尊重各自现有规划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余姚城区和慈溪城区之间,以及与姚北-周巷区块之间的相向发展,加强中心城市内在凝聚力,具体包括如引导余姚城区向北发展,慈溪城区向西、向南发展,姚北-周巷区块整体向南、向东发展等。
    推进姚北—周巷区块整合提升:姚北和周巷所在区块是两大城市区域(即“两区”)的结合部,空间上相临,产业相近,发展互动,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由产业功能区转向城市功能区,是姚北-周巷区块建设的基本思路。因此,近期应以“浙江余姚工业园区”为基础和重点,利用其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结合周巷镇的工业开发建设,“以工促城”,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带动就业机会和人气,推动各项城市综合服务、商贸和居住等功能的建设,逐步转化成为城市功能片区;积极引导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和产业研发为特色的教育及科研机构在片区内的落户,使之成为未来北部中心“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基地,实现与北部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功能组团的分工协作,促进组合型城市的有机融合;此外,加强329国道沿线环境保护整治,搬迁(淘汰、关闭)与功能区划不相符合的工业(企业)项目,强化公共配套服务功能,实现片区内公共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
    完善区间快速道路系统建设:以交通网络一体化带动中心城市的整合发展,尽快打通两市间的断头路,以区间快速路为核心,以自然里程最短、往返最便捷为原则,加强两大城市区域间的联系。同时,积极推进公交体制改造,开通两市直达公交,力争实现两市公交一体化,近期内可首先解决中心城市范围内的公交一体化工作。
    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结合近期沪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及杭甬城际铁路等重大区域性交通项目建设,启动客运换乘中心的规划研究,明确站场选址,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等。启动余姚、慈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明确学校选址、规模及建设模式等。
    加快中心城市各类相关规划研究:应加快开展各项中心城市总体的发展规划、概念规划及专项规划研究,具体论证城市发展的规模、用地布局、基础设施配套供需能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快重点启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制定近期控制引导政策方针。

    第五节 引导两区相向发展

    “两区”指余姚城区—姚北、慈溪城区—周巷两大城市区域,是构成北部中心城市的核心,其交融结合部在姚北和周巷区块,在地理空间上反映为余姚城区、慈溪城区和姚北-周巷区块三大空间聚落。针对目前三者之间联系对疏散,为实现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建设,应大力推进两大城市区域之间的相向发展。
    1、职能定位
    各城市功能组团在中心城市总体职能定位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特色,互有侧重。
慈溪城区以打造商贸、信息中心为特色,发展商贸、会展、金融、咨询和生活居住等功能。
余姚城区以打造宜居城市和旅游为特色,发展高端房产、旅游、会展、商贸、金融等功能。
姚北—周巷区块以建设都市型产业基地、产业培育孵化基地、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为特色,发展都市型工业、商贸、金融信息、专业市场、科研及职业技术教育和生活居住等功能。
    2、开发规模
    近期慈溪城区人口规模约4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40km2;余姚城区人口规模约3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35km2;姚北—周巷区块人口规模约15~18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20km2。
远期慈溪城区人口规模约5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55km2;余姚城区人口规模约5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50km2;姚北—周巷区块人口规模约3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45km2。
    3、建设要点
    慈溪城区:用地发展在促进现状建成区之间连片完善的基础上,引导向西、向南发展,控制向北和向东发展。其中浒山、宗汉向北适度拓展,与坎墩相连,但控制其向329国道复线以北的拓展;鼓励向南与横河镇区进行整合,加强与余姚城区的联系;向西在保障生态隔离的基础上,加强与姚北—周巷区块的联系。坎墩向西、向南发展,与城东新区相连,控制向北拓展。老城区应加快城市功能更新,城市中心从老城区向东延伸至行政文化中心后,沿新城大道和东环线向北轴线推进,形成沿大塘江、浒山江、三灶江“Z”型分布的现代化中心。工业用地集中在宗汉以西向北扩展,现经济开发区用地向西适当开发,其余工业用地则向慈溪杭州湾新区集聚。
    余姚城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外围拓展,总体上以向北、东北发展为主,适度向西南、东南方向拓展,控制向西发展。现有建成区积极挖掘和发展旅游资源,加强综合服务、商务会展、文体科教、生活居住等功能区建设,并应结合城市综合中心建设,加快老城区的城市功能更新;沿龙泉山至舜江楼的余姚江两岸形成市级综合中心;新建路与北环路交汇处形成城市会展中心;最良江东端的三江汇合处形成文化与休闲中心;最良江西端的三江汇合处,建设体育文教中心;工业用地按“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在适度保留发展现有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的基础上,分期逐步向姚北—周巷区块和余姚滨海产业园区转移。
    姚北—周巷区块:位于329国道沿线,以“浙江余姚工业园区”和慈溪周巷镇建成区为依托,在整合现状基础上,用地发展应加快统筹和相互融合。其中以“浙江余姚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姚北新区以向西、向南拓展为主,控制向东、向北发展,尤其是严格控制向北部329国道复线和西部余姚大桥连接线拓展,预留生态空间和基础设施廊道所需的用地;姚北新区是以生活居住和都市型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块,近期可作为工业开发启动的区域,通过积极引入较高层次工业的进入,以产业集聚带动就业岗位增加,从而达到吸引人口集聚的目的;工业应积极向西、向南的外围引导,远期逐步强化其城市功能;位于区块中心的用地以发展公共配套设施为主。周巷建成区在整合现状基础上,用地发展以向北为主,适度向西发展,控制向南发展;考虑到姚北—周巷区块发展的整体性,现有的工业应积极引导逐步向西和向北的外围地带发展,南部以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为主。此外,姚北—周巷区块的建设应重点协调沿329国道与周巷、姚北交界地带的布局,改善目前混乱无章的建设面貌。

    第六节  推进三大产业园区建设

    1、慈溪杭州湾新区
    地理位置: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北侧,主要包括崇寿、庵东和新浦镇,是余慈地区的重要产业功能区块,。
    主要职能:以打造杭州湾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和谐示范发展区为目标,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旅游等产业,并配有部分居住、商业等公共服务功能。
开发规模:规划区远景控制面积143 km2,近期用地面积36.5km2,远期61 km2;居住人口近期约10万左右,远期20万左右,其余因产业开发而集聚在此的就业人口居住在余慈核心城市及崇寿、庵东、新浦等城镇组团内。
    建设要点:以现有的开发区域为基础,进行拓展,总体沿滨海围垦区向东、向西发展,适度向南发展。远期集聚区形成东、中、西三大功能区,功能区内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相应的开发片区,功能区之间以及内部开发片区间可考虑通过引入外围生态开敞空间作为隔离;其中东部功能区位于四灶浦水库周围,是新区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集商住、休闲等综合服务配套功能;中部功能区是现代产业核心区块,以工业开发为主,同时具备物流和少量居住功能,内部可具体划分为多个工业及物流开发片区;西部功能区位于杭州湾大桥西侧,以旅游、度假及生态观光为主。
    产业方向:近期要依托国家级的慈溪出口加工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要大力推进产业高层次集聚,重点发展家电、机械、制药、新材料、现代通信设备系统、服装纺织、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建设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具有一定地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要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加快发展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适度发展并合理布局配套的居住、商贸、金融、保险等其他服务业。远期慈溪杭州湾新区是慈溪中心城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上,要按照完善城市功能的要求,大力发展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的居住、教育、金融、保险、中介、商贸、旅游、度假及生态观光等第三产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建设现代化杭州湾滨海新城。
    2、余姚滨海产业园区
    地理位置:余姚滨海产业园区位于沿海北线与329国道之间,以泗门、郎霞和小曹娥镇为依托,是余慈地区的重要产业功能区块。
    主要职能:环杭州湾产业带南翼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是余姚外向型经济和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慈溪杭州湾产业共同构筑杭州湾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和谐示范发展区,以工业发展为主,并配有部分生活居住、商务、金融、科技信息等职能。
    开发规模:规划区远景控制面积118.3km2,近期用地面积10km2,远期45km2;居住人口近期约为8万人左右,远期约15万人左右。
    建设要点:近期以城镇整合和启动区建设为主,远期作为产业集聚的增长点,推进成片、集中、规模化开发。以整合泗门镇和小曹娥镇工业发展为基础,进行拓展,总体向北发展,同时泗门镇和小曹娥镇相向发展;其中利用泗门镇良好的小城镇发展基础,形成集聚区的综合服务中心,郎霞街道建成区及小曹娥镇区可作为集聚区启动时的居住配套区块;以“组团式”滚动开发工业用地,并根据实际需求,在集聚区内形成若干小规模的生活居住点;以329国道复线为界,北部以工业开发为主,南部以居住和配套服务为主。
    产业方向:近期重点发展机械、精密加工、信息电子、精细化工、新材料、数控机床、生物工程、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努力建设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要适度发展并合理布局商贸、居住等第三产业。远期,余姚滨海产业园区要大力承接姚北—周巷区块的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并结合镇域功能的完善提升,加快发展居住、商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为本集聚区及周边农村地区提供配套服务。
    3、龙山-慈东产业园区
    地理位置:龙山-慈东产业园区位于余慈地区东北端,329国道以北与宁波镇海区交界处,以龙山、范市、三北等镇为依托。
    主要职能:以工业开发为主的功能区块,配有少量的居住功能,是余慈地区东部重要的产业集聚地,也是吸纳宁波市区产业转移的平台之一。
开发规模:规划区近期用地面积15km2,远期30km2;居住人口近期约为5万人左右,远期约10万人左右。
建设要点:以现有的慈东工业园为基础进行拓展,用地以向北、向西发展为主,促进现有开发用地与龙山镇的相向发展,并加强与三北、范市两镇的交通联系,远期形成“一带、二块、四区”的总体布局格局,龙山镇区作为主要的生活配套区,部分生活居住由范市、三北两镇解决。

    第七节  培育七大重点城镇和城镇组群

    1、观海卫镇
    为余慈地区东北部重要的副中心城镇,以工贸为主,兼顾历史文化旅游特色,通过整合桥头、掌起及附海镇的发展,人口规模为10~15万人,重点依托329国道向东北方向拓展。
    2、周巷镇
    为余慈地区北部中心城镇,与余姚的姚北新区一起共同构成未来北部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规模10~15万人,重点与姚北新区相协调,拓展方向向东、西,控制向南、向北。
    3、泗门镇
    为余慈地区北部重点中心城镇,结合余姚滨海产业园区建设进行拓展,人口规模约10万人左右,发展方向近期向南、向北,远期重点向东、向北发展;向东重点发展居住用地,向北重点发展工业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4、陆埠镇
    为余慈地区中部副中心城镇,以工贸为主,承担中部地区人口及非农产业的集聚,辐射及影响三七、河姆渡、大隐等镇,人口规模约5万人。
    5、临山—黄家埠组群
    为余慈地区西北部的工业型城镇组群,以工业为主,依托余姚滨海产业园区的进行用地拓展,人口规模约3~5万人,用地拓展主要是向北发展,控制向南发展。
    6、范市—三北—龙山组群
    为余慈地区东部的工业型城镇组群,依托龙山-慈东产业园区发展,人口规划约5~10万人,用地发展主要向西、向北,依托329国道互相相向紧凑发展。
    7、梁弄—大岚—四明山组群
    梁弄、大岚、四明山南部三镇尽管空间相距较远,考虑到旅游发展的特性,规划形成以213省道为纽带,以梁弄镇为核心的四明山生态休闲特色旅游区,总体功能定位为环境保护、水源涵养、绿色农业和旅游发展。应在做好环境保护和水源涵养的前提下,依托四明湖、四窗岩、四明山等风景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依托梁弄、大岚、四明山三镇镇区,建立旅游服务中心,引导山区人口及非农产业的集聚,总人口规模约5万人。

    第四章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坚持区域发展的空间联系、城乡融合、生态优先、错位发展、人文并蓄原则,致力于空间重组、产业重整、功能重构,力争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第一节  切实完善城乡一体化机制

    1、加快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共享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联结,推进城市交通向农村延伸,重点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加快通镇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建设与改造,高标准实现“村村通”目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山水田园统一整治,整治河道堵塞、水体污染、垃圾散落、道路泥泞等环境“死角”,继续完善市处理、镇集中、村收集的三级垃圾处理分工模式,建成中心镇(含)以上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不断净化、美化、绿化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城乡联网供水系统建设,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调整优化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设施集聚集约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电力、通信、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2、加快实现“同城同待遇”
    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和规范土地合理流转,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等制度。结合户籍管理、土地征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城乡配套改革,消除阻碍农民市民化的体制性因素,在就业安置、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困难群众救助等方面,加快实现农村居民,特别是山区居民与余慈城区居民的“同城同待遇”。增加政府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积极为农村居民提供同等的职业培训、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让农村居民公平分享现代文明发展成果。
   
    第二节  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1、加大农村新社区建设力度
    加快修编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扎实有序地推进示范村、整治村建设。探索农民居住方式改革,重点推进山区农村、城市近郊农村和城中村的社区化改造,构建规范的新社区管理体制。按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营造文明村风、适合农民休闲的要求,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选择约30个村开展新社区建设试点。加快建设村民公寓,推动村庄工业向区块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逐步实现农村厂居分离。
    2、完善农村新服务配套
    加快城镇社区服务向农村新社区延伸,形成以社会福利、便民利民服务、卫生文化服务等为重点的农村“15分钟生活服务圈、文化活动圈、卫生服务圈”。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农村与城市同步实行免费9年制义务教育,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3、大力塑造农村新风貌
    继续广泛开展法律、文化、科普进农家活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继续开展生态村(镇)创建,搞好村容镇貌整治,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保障村民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三节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1、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师资队伍”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建设一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每年选送一批农民上大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对农民转产就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支持涉农职教力度,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重点加强被征地农民、农村新增劳动力等的转岗转业培训,努力提高转岗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
    2、建立健全农村财政支农体系
    坚持“少取、多予、放活”,建立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覆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确保财政对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蓝箱”、“绿箱”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配套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推进规划、建设、城管、环保等职能部门向农村延伸,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
    3、培育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
    积极推进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村专业组织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中介作用,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头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推动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 


    第五章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建成等战略机遇,发挥大桥、滩涂、港口、山林等资源优势,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互为依托,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为支撑,努力形成开放协同、整合创新、动态优化、高效低耗的区域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第一节  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要立足现有块状特色经济,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体制机制灵活、民间资金充裕、区位条件良好的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1、做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鼓励企业通过营销结果反馈、生产工艺改进等,实现产业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企业技术的梯度推移和产品的推陈出新。支持企业积极争取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国际认证。注重产业链延伸,广泛开展产业链延伸和能级提升的联合攻坚,发掘产业潜在能量,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能级。同时,要加快改革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实现由封闭型家族制经营管理模式向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加强企业职工上岗培训、在岗轮训、专业深造,普遍提高职工素质。
    全力打造区域性行业品牌。以行业协会为基础,加强行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学习品牌,创建品牌,致力于由“贴牌生产”向“品牌生产”的跨越,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并形成一批知名品牌,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力争建成全国知名“家用电器及设备基地”、“塑料加工和模具基地”、“机械仪器仪表基地”、“轻纺服装基地”,形成一批规模型企业集团、一批上市公司和“余慈证券板块”。
    2、培育高附加值新兴产业
    积极引进高附加值新兴产业。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强信息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以及信息基础设施与相关设备制造等方面产业的导入和扩充。以全球对材料工业需求日益扩大为契机,加强有机化学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新型电子专用材料、改性塑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产业的导入和扩充。依托沪杭甬等科技辐射中心的科技带动,注重装备机械制造业的导入和扩充。
    推进高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使现有重点行业的主要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和外来技术嫁接改造,成为高技术含量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以新兴产业的导入、扩充为载体,把拓展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与市场开拓、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使绝大部分新导入产业,成为高技术产业的有效扩充。
    有效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实现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的转变,注重招商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广泛吸纳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大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和研发机构,有效延伸产业链,努力提高区域产业整体技术上平。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结合区域产业加快集聚、人口加速集中、城市快速发展的实际,优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生态旅游等行业,完善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慈溪杭州湾物流园区、中国塑料城综合物流基地建设步伐,增强区域性货物枢纽功能,力争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国际物流采购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和区域中转物流中心。整合慈溪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周巷副食品物流中心、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泗门粮油配送中心等专业物流园区,逐步提升配送、仓储、分拨等增值功能。加快建设以物流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公共物流综合信息为主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有效整合海关、商检、工商、货运、外管、税务、银行等相关物流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推进物流“大通关”建设。
    加快建设区域性会展基地。充分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加强中国塑料博览会、中国家电博览会等品牌建设,为国际性产业集群提供产品展示和交易平台。以场馆设施的标准化配套、服务技术的高水准配置、会展贸的一体化组合为抓手,完善会展服务体系,为国际性产业集群提供资源吸纳、整合、转化和配置服务。引进和培植一批会展企业,促使会展业向宾馆酒店、购物旅游、设计装潢、广告、中介等服务领域延伸和配套。
    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以北部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错位发展创业投资、民营企业融资等特色金融服务业,拓宽金融功能,逐步成为宁波区域性金融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强信用担保、资信评级等金融中介服务,逐步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中小企业融资基地。发展家电、塑料、纺织服装、机械、农业科技等专业信息服务,推广以行业网站为主要载体的电子商务。形成面向金融、保险、财税、医疗、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应用软件服务产业链。
    扶持发展研发、咨询和培训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合作,积极发展与本地产业优势相结合的专业技术研发业。提供政策扶持和融资便利,培植民营R&D机构,促成成果转化。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扩大外资技术对结构升级的带动效应。积极发展咨询业,争取在工程技术咨询、科技咨询、医疗咨询等领域获得先期突破。借力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拓展专业法律、会计、税务、代理、经纪、评估、认证等高层次中介服务领域。设立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吸纳家电、塑料、纺织、服装等重点职业技校建设,成为区域性企业人力培训基地。
    2、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打造区域性生态旅游基地。沿杭州湾跨海大桥通道向两侧拓展,统筹规划建设大桥博物馆、游艇码头、沿岸生态湿地绿色长廊、星级酒店等重点旅游基础工程,推出一批生态观光、滨海垂钓、运动休闲等特色旅游产品,构筑长三角“滨海桥城游憩之旅”精品线路和品牌,形成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区。以红色旅游、生态观光旅游和农庄休闲度假为特色,抓好一批大型旅游项目建设,扶持发展四明山区生态和红色旅游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山地运动等高附加值旅游业态,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新兴产业。
    有序发展商住房产业。把发展商住房产业与打造优越的人居、创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中央商务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合理安排经济适用房、多层农民公寓、创业人才公寓、老年公寓等专项用房建设。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壮大房地产租赁市场。建立房地产预警预报机制,加强政府调控和市场监管,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和社区服务业。鼓励各类产业资本参与和经营文化产业,积极导入文化、教育、体育、新闻、出版、美术、戏剧、游乐等企业,壮大文化产业。完善社区服务业设施和服务网络,发展便民商业、餐饮娱乐、家政服务、养老托幼、保险理财、理疗保健、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生活服务行业,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服务设施对外开放,建立起结构合理、产权清晰的社区服务体系,引导社区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3、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
    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明确产权基础上,实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结合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组建和培植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
    健全产业导入激励机制。全面制定服务业重大项目在供地、融资、税收、规费、基础设施、准入条件、项目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本地企业抢占服务业发展先机。全面制定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与本地企业在民民合作、民外合作中投资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文化、中介、咨询等重点领域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行业发展。
    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行业准入、税收安全、环境保护等有效约束机制,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价格管理、纠纷仲裁、社会监督等保障机制,确保市场有序运行。强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业的生产服务标准和市场行为,确保消费安全。

    第三节  大力发展都市特色农业

    1、优化农业空间布局
    科学划分农业功能区。以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城郊为依托,划分南部林特经济和生态保护功能区、中部都市创汇农业功能区、北部沿海产业综合开发区、近岸水产养殖区等四大功能区,加快建设高山有机蔬菜、创汇蔬菜、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和食草畜禽养殖等特色基地。
    集中建设山区和沿湾农业基地。根据农业发展的区域自然条件和比较优势,形成山地林特林业区域、城市农业区域、平原农业区域和海洋农业区域四大产业区域。发挥四明山区自然小气候和生态优势,突出特色,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高山有机蔬菜、高山花卉苗木、森林食品等特色基地。整合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两侧农业基地,加快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余姚农业科技园区等国家级园区建设,形成集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沿杭州湾规模型产业基地。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着眼于把余慈地区建成上海、杭州、宁波等周边大都市的“菜园子”,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高效利用较丰富的山地、滩涂资源,重点发展林特、蔬菜瓜果、花卉苗木、水产等特色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和特色农业园,建成长三角重要的都市农业基地。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业化经营机制,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农业企业 “走出去”,建立异地优质农产品基地、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农业保险、农产品流通等体制改革,加强各类农业协会建设,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领域。
    3、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构建市、镇、村三级有害生物监测网络,完善质量安全检测网络,严格检验制度,加强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视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
    推进农业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充实农技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新世纪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提高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标准覆盖率。抓好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管理工作,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争取有更多农产品上品牌、成名牌,增强主导农产品在长三角大中城市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第六章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运及航空为辅,构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总体上形成“一绕一枢纽、四射八连”的快速对外交通网络和“四纵五横一延”的区内道路交通系统,结合大运量公交网络及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区域内外的快速便捷联系。

    第一节  加快对外交通通道建设

    1、加快骨干公路网络建设
    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一级公路为骨干,加快区域快速路公路网络建设,形成“一绕一枢纽、四射八连”的网络骨架,使余慈地区能快速便捷地融入大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系统中,实现与杭州、上海、宁波等周边大中城市的交通联系。
     “一绕”为规划中的余慈绕城快速通道,主要依托已建或待建的高速公路及现有主要一级公路,形成绕城快速通道;南线利用余北快速路(余姚段),东线改造匡堰至陆埠一级公路及北延伸段,西线为杭甬高速公路至宁波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为双层结构,其下层为快速路,上层为封闭式的高速连接线),北线改造现有329国道复线(慈溪至周巷段)。
    “一枢纽”指综合客运换乘中心,设于中心城市核心区域,作为未来余慈地区沪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及杭甬城际轨道交通与内部交通换乘的集散枢纽中心。
“四射”主要指区域与上海、杭州方向的联系通道,包括沿海北线高速、杭甬高速、329国道和杭州湾跨海大桥。
    “八连”指区域与宁波主城区的联系通道,包括沿海北线高速、杭州湾大通道南岸连接线、杭甬高速、329国道、329国道复线(中横线)、甬余夫公路、沿山线和余北快速路。
    2、推进铁路干支线及轨道交通建设
    结合宁波地区铁路运输一体化设想,余慈地区内在全面完成铁路平交道口立体化改造,以及实施萧甬线的电气化改造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杭甬城际铁路和杭州湾跨海铁路(即沪甬客运专线)的建设,在中心城市内建设综合客运换乘中心,作为内外交通的换乘集散中心,同时积极推进相关专用线的接入和站场预留工作,作好铁路专用线、支线和站场设施用地的控制;结合宁波市机场搬迁和位于慈溪东部新机场的建设,推进区域内铁路与新机场连接线工程。
    此外,目前宁波大都市区内的轨道交通系统已有所考虑,根据宁波中心城轨道线网分析,其1号、3号和4号线均有与余慈地区相联系,由于最后方案未确定,故本次规划只做原则上考虑,建议1号线延伸至余慈地区内,区内预留相应线路用地,其站场设施的建设应结合规划核心区综合客运换乘中心统一设置,同时还应考虑组合型城市三大片区间轨道交通的可能性。
    3、提升内河水运能力
    结合内河航道整治,区域内建立以四、五、六级内河航道为骨干,七级及众多地方航道为基础的区域水运交通网络,其中杭甬运河为四级航道;周巷至西三航道、周家路至逍林航道、横河至水云浦航道、坎墩至浒山城区航道为五级航道;五夫至余姚三关堂航道、余姚经临山东至六洞闸航道、五夫经马渚至周巷航道为六级航道。同时,改造、扩建包括余姚港、马渚港和西三港在内的内河港,提高吞吐能力,并根据内河航运量的实际情况,适时推进新港建设。
    4、强化与空港和海港的联系
    依托区域内规划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方式,一方面紧密联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机场和规划中的宁波新机场;另一方面可联系宁波各港区,从而建立起余慈地区集陆、海、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

    第二节  加强中心城市内道路交通联系

    宁波市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内部呈组团型格局,建立起快速便捷的内部交通网络,对城市功能的体现和支撑尤为重要。
    1、构建中心城市组团间的内部交通体系
    依托区域内主要快速路及一级公路,理顺和建立余姚城区、慈溪城区和姚北-周巷三个城市组团间的快速道路系统,形成“一环、两纵、两横”的路网格局,配合外围绕城快速通道建设,实现中心城市内外良好的交通联系。其中“一环”指围绕三个城市组团,由329国道、329南复线、梁周一级公路和慈溪西环线至余姚东环线所形成的内部环线。“两纵”指梁周一级公路及延伸段和慈溪西环线至余姚;东环线。“两横”指329国道及329国道南复线。
    2、建设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
作为以交通为导向的区域开发模式,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是余慈地区有序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考虑区域道路网现状的基本格局,依托区域内主干快速道路交通网架,组织区域内的公交线路,积极推进如“BRT”等先进公交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改革创新公交体制,加快两市公交一体化的步伐,实现余慈地区内直达公交。


    第七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强化区域联动,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第一节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

    1、沿杭州湾湿地保护区
    北部杭州湾沿线地区,自潮间带起向内陆纵深500至1000米区域,为近海生态系统与内陆生态系统交汇地带和缓冲带,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多样性和平衡生态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沿岸开发建设需控制向北的建设范围,保护湿地空间,可适度发展旅游项目,重点建设面积达45平方公里的慈溪杭州湾湿地保护项目。
    2、平原生态农业保护区
    包括余慈地区东北329国道复线与杭州湾通道南连接线之间的区域,以及西南牟山、马渚与泗门、临山之间的区域;作为现状高效农业生产用地集中区域,对维持区域整体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城市(镇)发展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应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的大面积的蔓延和侵占,区内以点状城镇布局和分散化的农业生产为主,稳定区域生态系统。
    3、中、南部丘陵及山区自然生态维护区
    包括区域中部丘陵及南部四明山区,是余慈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作为自然生态维护区,区内一切开发活动,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减少大规模建设,可适当开展环境影响较小的生态旅游活动,重点加强四明山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项目的建设。
    4、姚江流域生态修复区
    姚江作为贯穿余慈地区的主要水体,对区域生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以前缺少对姚江水体污染的控制,使得其水质难以得到保障,目前经过多年的维护和控制,水体情况有所好转。姚江两岸沿线50~100米范围内应设立生态修复区,尽量增加滨水绿化,增加其生态容量,同时通过“转、停”一批污染较大的企业或是加强达标排放监管,减少水体的污染压力。
    5、城市生态涵养区
    中心城市四大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屏障和绿色纽带,将区域生态空间引入城市建设区域,对提高整体城市人居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生态隔离区内应以生态涵养为主,适宜建设城郊公园、花卉苗木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及农业生产基地等。
    6、生态廊道
    沿杭州湾大通道南连接线两侧各控制200米的绿化隔离带,形成400米生态走廊;沿杭州湾大通道余慈连接线两侧各控制100米绿化带;329国道复线(中横线)两侧各控制50至100米绿带;铁路干线两侧各控制100米绿带,形成贯穿整个区域的生态走廊,连接起区域内的城市(镇)、产业集聚区及各生态功能区。

    第二节  强化环境联合治理

    1、完善环境治理制度
    联合划定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巩固与深化“一控双达标”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三废”稳定达标排放,确保项目建设控制在适宜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容量内。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准入制度,排污单位要依法持证排放,设置行业环境准入门槛,限制高能耗、高物耗、排污量大的行业发展。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限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时限、排放方式等,允许排污者进行市场化交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征收生态资源补偿费,对开发利用地下水、矿产等资源的企业征收矿产使用费,并通过设立如生态补充基金等方式,用于补偿生态公益林建设、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移民,加大对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力度。
    2、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推进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抓好印染、电镀、化工等行业的水污染控制,加快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严格控制纺织化工、冶炼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排放,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防尘、抑尘管理。结合声控达标区建设,治理工业企业噪声,鼓励企业选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对布局不合理、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建立固体废弃物管理网络,加强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严禁境外危险废物入境。
    3、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推进“百千工程”和“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开展农村整理和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居点改造,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改灶力度,提倡家畜和家禽圈养,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定点排放;农业生产中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复合肥。
    4、协同河网海域整治
    积极开展平原河网与近岸海域治理,以综合整治为重点,对河道进行疏浚、驳岸、清障、美化,坚持排涝和水面率标准并重,建设蓄水型河道,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加强两市在入海污染物控制、海上污染源治理、滩涂围垦和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协调;完善由两市监测机构组成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海域环境污染、赤潮动态监测等工作。

    第三节  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1、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近期以余姚污水工程(含泵站5座,一期处理规模12万/日)和慈溪市域污水治理工程(一期规模东部污水厂5万吨/日,北部污水厂10万吨/日)为重点,开展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建设,远期余慈地区内将形成6处污水处理厂,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和分散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区域污水处理系统。其中,余姚境内建设姚西北污水处理厂、黄家埠污水处理厂和大隐污水处理厂;慈溪境内建设北部污水处理厂、东部污水处理厂和校场山污水处理厂。此外,考虑到余慈地区工业用水较多的情况,建议新建余姚海塘污水处理厂,位于小曹娥,规模暂定20万吨/日,根据实际入管污水量的情况,实行分期建设,以满足不同阶段污水处理的需要,纳污范围包括姚北—周巷区块、余姚滨海产业园区及周边城镇的污水。
    2、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有毒有害的工业污水必须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后,方可排入城镇污水管网;严禁有毒、有害、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排至城镇污水管网。规划建设5大纳污分区,包括姚西北分区、丈亭分区、陆埠分区、慈溪杭州湾分区和校场山分区,污水经收集后汇入相应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按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排入杭州湾或姚江;在污水收集系统尚不完善的区域,生活污水可通过沼气净化处理后排放。积极开展中水回用,推广中水作为城市杂用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因地制宜设置排水体制,有条件的城镇可结合旧城改造,逐步改造为分流制,而对于改造建设难度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排水体制。

    第四节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生态经济发展格局。
    1、发展生态型产业
    生态工业的发展,重在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重在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建立高产、优质、低耗和综合开发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生态服务业的发展,可结合余慈地区的自身条件,重点以水库、海洋、湿地等生态环境资源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业。
    2、建设生态型园区
    重点推进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和余姚滨海产业园区内部区块的生态化改造,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企业清洁生产与污染全过程治理。按照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联系,引导园区内产业间、企业间、产品间形成物质循环利用链,逐步实现上、中、下游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资源循环使用,污染物减量排放。


    第八章  增强要素资源整合

    第一节  水资源整合
   
    按万元GDP用水量指标和余慈地区近远期预期GDP值初步匡算,余慈地区近、远期的需水量分别为7.3亿立方米和8.7亿立方米;现有供水水平下,两市境内的水资源近期将缺水2.6亿立方米,远期将缺水达4亿立方米。考虑到目前在建及待建的水利设施项目新增的供水能力,总体而言余慈地区近期用水供需能平衡,但两市间不平衡,慈溪用水压力较大;远期用水缺口较大,需依靠宁波市域及更大范围内的境外引水解决。
    1、大力挖掘本地水资源潜力
    以建设双溪口水库及引水工程(库容0.34亿立方米)、牟山湖疏浚增容及水源供应工程(增容300万方,日供水8万吨)、向家弄水库扩建工程(扩容至0.12亿立方米,供水规模3万吨/日)、四明湖隧道引水工程、梁弄饮用水引水工程(新建小一型水库1座,年引水826万立方米,设5万吨/日供水厂1座)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一批水利设施建设,并做好余姚西岙水库、滨海海涂水库和慈溪的郑徐海涂水库和连接姚江的黄沙湖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切实增强本地水资源保障能力。
    2、协调区域水资源共享性
    建立区域水资源的协调机制,整合余姚、慈溪两市范围内水资源,统筹安排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的配置,推进区域内水资源开发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余慈地区内水库间和供水厂联网工程,切实解决好区域内有限水资源总量与两市间分布不均衡性问题,加大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如余姚)对缺水地区(慈溪)的支持。
    3、推动境外引水工程建设
    加快以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每年慈溪引水2.4亿方,余姚引水0.7亿方)和慈溪汤浦水库引水工程(年引水0.7~08亿m3,直供慈溪,新建20万吨/日水厂1座)为重点的境外引水工程建设,并积极开拓省内及宁波市域内其他引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提高余慈地区长期稳定的供水保障能力。
    4、加快供水管网及设施建设
    加快余姚姚东、城东供水一期工程(姚东日供水10万吨,城东日供水10万吨)等一批供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切实提高供应能力;区域内形成包括余姚市范围内城东水厂、姚东水厂、七里浦水厂、梁辉水厂、渚山水厂、泗门水厂、姚北水厂、黄家埠水厂、丈亭水厂、三七市水厂、梁弄水厂、陆埠水厂和慈溪市范围内杭州湾新区水厂、新城水厂、城西水厂、城北水厂、城南水厂、东部水厂等在内的整体供水系统,并通过联网工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到余慈地区产业集聚能力高,工业用水量较大的实情,推进在余姚滨海园区、慈溪杭州湾新区内新建工业水厂,实行局部的分质供水,提高用水效率。
    5、切实推进节水工程
    通过积极推广中水回用等节水技术及节水器具、设备的应用;加强结合热电厂等设施进行海水淡化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工业;并大力推进分质供水,生活用水及用水质量要求较高的水采用水库水,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及市政杂用水可采用河网水,提高节水水平。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整合

    1、推进区域土地资源统筹
    余慈地区内土地资源丰富,但余姚山地众多,沿岸滩涂资源较少,新增土地资源多集中于慈溪境内,区域不平衡性明显;而存量土地方面,在经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空心村的撤并、农保指标等多种途径后,总量有限、余地较少;因此增量土地多以海涂围垦获得。为顺利推进余慈地区的开发建设,需整合两市的土地资源,统筹安排建设,着力构建区域内市场化的要素优化配置机制,确保主要城市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建设区块的用地需求。
    2、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对尚未达到法定收回期限的闲置土地,通过协商和合理补偿,动员土地使用者退出土地;根据自然、经济、技术等条件合理有序推进慈溪滩涂资源开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盘活闲置厂房、仓储等用地,增加土地资源供应。结合村庄整治,推行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完善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试行工业用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对企业用地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密度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双控”指标,并根据指标在基准地价方面划分梯度土地价格,提高土地投入强度;转变企业用地方式,建立产业梯度用地政策,鼓励企业租用土地或标准厂房进行生产投资。

    第三节  电力整合
   
    1、加快以500kV变电所为主的受电电源建设
    由于余慈地区的开发将带来较多电力需求,目前仅有的位于余姚市的500kV河姆变很难提供充足的保障,因此应积极推进余姚市境内的国华天然气发电厂、500kV江滨变和500kV观城变的建设,作为余慈地区主要的受电电源。此外,大力推进慈溪境内的众茂杭州湾热电二期扩建、余姚境内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以及两市沿杭州湾风力发电项目等工程,作为辅助电源。
    2、推进以220kV变电所为主的骨干供电电源建设
    加快一批220kV变电所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其中余姚市建设220kV变电所9座,分别为临山变、姚西变、牟山变、屯山变、溪凤变、姚东变、万圣变、城西变和姚南变;慈溪市新建220kV变电所11座,分别为大桥变、慈南变、慈北变、河西变、慈溪变、城中变、贤江变、崇寿变、天妃变、金轮变、凇浦变;此外,加快一批110kV变电所的建设,作为区域内的配电电源。远期根据用电负荷实际增长的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3、完善各级输配电线路配置
    切实保障好国华天然气发电厂的对外输电线路走廊,以及500kV河姆变、江滨变和观城变的高压输配电线路走廊的控制及预留。区域内以220kV变电所为主供电源,与周边220kV变电所形成环状网架,110kV高压配电网是主要的配电网建设形式;10kV中压配电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的结构;220kV等级的高压线路仍以架空方式敷设,220kV单回路线路走廊按35米控制,多回路宜根据实际架线条件确定;110kV等级线路近期可仍以架空敷设为主,远期有条件的居住或商业集中区域逐步改为地下敷设。高压走廊原则上宜结合组团间绿带、带状绿地以及城市道路布置,尽量避开重要的景观轴线,保证景观组织的需要。

   
    第九章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节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1、完善组织领导机构
    建立余慈地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宁波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发改、经贸、财政、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和余慈两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具体负责区域协调工作。
    2、建立两市合作新机制
    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战略导向,加强区域整体规划、联动建设与有序开发,构建两市之间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完善余慈两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逐步由目前的不定期召开会议调整为定期召开会议,加强两地政府在发展战略规划、重大设施建设、要素市场培育、产业联动发展、环境保护治理、区域科技和信息化合作、招商引资、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协调磋商,对于纳入规划的重点项目,原则上要求通过两市联席会议的讨论,并应报宁波市备案。建立区域对口职能部门衔接落实制度,不定期举行会议,贯彻落实市长联席会议精神,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制定方案,提出措施并组织实施。研究建立区域非官方协调机制,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协调网络和优势,鼓励组建区域间行业联盟,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共同市场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架设企业与政府之间桥梁等方面的作用。
    3、统筹要素资源配置
    探索按照市场化要求配置资源的新路子,优化两市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区域内水、电、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实行统一配置,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和产业有序发展。宁波市要从建设北部中心的高度,按照功能区块的要求,在用地指标上给予重点考虑;余慈两市要集中力量保证区域内重点功能区块开发的土地指标。充分发挥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第二节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加大区域整合力度
    从有利于发展出发,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培育壮大中心城镇,原则上采取市域内部的成建制合并模式,两市边界上的被撤销乡镇(村)可进行跨市域调整。鼓励企业在区域内开展产业整合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促进区域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2、完善区域扶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宁波市政府对余慈地区在税收、土地指标、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对规划安排的重大建设项目要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供给保障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土地、水、电、资金、人才的利用政策,充分发挥地价、水价、税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完善产业政策指导目录,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形成产业链。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产业、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优先项目目录和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引导优势项目进入,严格控制不宜发展的项目,逐步淘汰失去优势的产业和企业。
    3、打造宁波北部人才高地
    完善人才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与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积极选送优秀中青年人才到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深造,加快人才培养。面向全球、全国,柔性化、多形式、多层次广纳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重点引进支撑家用电器、塑料模具、轻纺服装、轻工机械等优势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依托两地职教与成教资源,在核心区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的职业教育基地,加快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合格产业工人培养。

    第三节  促进全方位内外开放
   
    1、坚持“引进来”战略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推进余慈地区经济国际化进程,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对内对外开放。以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构建以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两大区块为主体的引资载体;探索合资合作、产业配套协作——建立战略联盟等灵活方式,推进民资与外资互动发展;突出利用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鼓励投向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物流、金融、商贸、城市公用事业和农业综合开发。
    2、实施“走出去”战略
    实施市场多元化策略,深度开发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市场,积极拓展东盟、中东、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技术开发中心和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跨国并购;通过经济杠杆、信息服务、人才培养与支持等方式,加强政府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支持与服务。
    3、加快区域竞合发展
    充分利用大桥建成后与上海、江苏等地时空格局变化的契机,加大力度提前做好与长三角核心区域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对接,充分吸收这些地区的产业和资金溢出效应,加快余慈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进一步加强与上虞、新昌等周边县市在资源保障、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环杭州湾南岸的产业带。鼓励区域内受困于土地、水等资源制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有序转移,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以便在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又为本区域内部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

    第四节  强化规划实施力度
   
    1、完善规划实施程序
    余慈两地政府依据本规划及进一步细化的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强相互协商与衔接,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并经余慈地区领导小组其办公室审核后,明确区域重点建设项目,分别或联合组织实施,达到规划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有机融合。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评价和监督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并适时修订完善。市县两级人大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监督,推进建设责任政府。
    2、强化专项规划支撑
根据本规划,由宁波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两地政府组织力量进一步编制余慈地区的产业、城镇、土地、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完善重点发展区块规划,细化区域规划,增强专项规划支撑。
    3、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广泛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和互联网宣传本规划和实施情况,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余慈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
    本信息已访问:12269
----------------------------------------------
版权所有:中国宁波史志网        
主办单位: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    
                    宁波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